1. 臺東花卉市場鮮花店電話
臺東: 迅速崛起的新一代商業中新,風頭直逼中山路一帶。其飯店如林,小吃之多,讓人眼花繚亂,成為親朋網友聚會之必去之處。
1.毓聰當代附近,早期竄起之飯店,價錢便宜,味道中等,量大,特色菜不詳,等您來推薦。
2.一品紅當代附近,毓聰對面,網通有次網友聚會再次舉行,價錢適中,特色菜不錯。推薦:烤鯉魚(烤肉口味的鯉魚)麥香玉米(好像是這個名)還有很多忘了(我得錯)
3.閑情小站得吉利對面,彩球坊旁邊。喝東西,吃冰品,部分西餐一店。我喝過奶茶不錯,其他一般。價位偏高,不過情調不錯,有部分秋千式吊椅。各人掌握吧。
4.必勝客隨著沃兒馬開業建成,不用我說,都知道,吃pizza的地方(英文沒拼錯吧)。價位甚高,以中式大餅的價位來看的話。服務員女的,都很美。情調 很好??磦€人口味了。推薦:雞翅,19元4個。(我吃過)其他的我也不懂,吃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誰好這一口來推薦昂。
5.魯肉飯胡須張諾馬特門口旁邊,發源地不詳,有人推薦,我沒吃過。我一同學吃過,說量小,味道一般,貴!不過好歹也是一特色。去不去您看著辦。推薦:就等您了。
6.艾密兒蛋糕店地址在臺東六路上,順千川百貨和利群之間的那條路向上走,過了稅務局,再向上就到了紅寶石蛋糕,然后有個十字路口,就在這個路口向右一 看,應該就能看到了,蛋糕店對面是郵政快遞送花的地方!注意:店很小,門口上面伸出一塊牌子,上面有一個卷發的娃娃頭?。ㄎ揖褪菓{這個找到的)對了,忘了 說了,老板給了張片片,上面有電話:3643881!實在找不到就打電話吧?。ㄒ陨线x自leiryan之推薦此店之貼)我突突:我有兩個朋友的生日都是在 此訂的生日蛋糕芝士的,據說非常好吃。大家不妨一試。
7.呱呱叫冰激凌店址詳圖臺東推薦:香蕉口味(注:推薦原因是我喜歡冰口味重一點的,喜歡奶味重一點朋友可能會不喜歡)總之,便宜,好吃,去試試吧。
8.豪客來VS紅屋牛排都在婚紗一條街對面,吃西餐牛排的地方,似乎紅屋稍貴一點,喜歡牛排的朋友不要錯過。
9.吉和圓粥坊當代廣場旁邊,這個邊是靠國美的一邊。粥坊粥坊就是喝粥的地方,當然也有菜和飯。網友以德服人推薦咸蛋雞絲粥。據說好吃的不得了。
10.帥香苞米花三百惠斜對面。青島有名的苞米花??谖都冋?。當然這不算路邊流動小販,有時候也不乏好吃的苞米花。關門時間較晚,口味超多。有時候須排隊。
11.回轉壽司利群后門附近,大大水餃對面。我個人很喜歡壽司,但是沒有如果這個店,有人推薦,想必必有一番風味吧。人在臺東,想吃壽司,可以一做。
12.伊加伊臺灣風味一個店。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到底好不好,還是那句話,個人口味。價錢偏高,量不大。菜色倒是不少。當代電影院一直往上走,可以看到。
13.小天府毓聰開的一家川菜店,大家樂旁邊,人很多,剛開業不久。對于鐘情正宗川菜的朋友來說可能會不太滿意,好在價錢適中,還有火鍋可吃,火鍋評價不錯。
14.驢肉王當代附近那個新尚往山一點,右拐可以看到,招牌很大晚上很亮。網友藍希推薦,oasis推薦菜 驢肉湯。
15.世豪驢肉王對面,是個普通的飯店,但是有一個菜我超級喜歡就是:奶油粒粒香,有點像松子玉米,但是是非常干的一個菜,好像拔絲的姐妹,屬于甜菜,好吃阿,很多女孩子我認識的都喜歡吃。
16."順興面食"的面包都超出臺東三路的范圍了,那有沒有人吃過"順興面食"的面包呀,又油酥的和豆沙的,不過豆沙的較少能碰到,什么時候都能買到剛出 鍋的,從臺東吧路過了威海路,再過了營口路市場,一直王下走到一個T字樓口就看到了~~5毛一個~~(以上節選網友wanglj之推薦貼)
17.土耳其烤肉當代飯店街頭上,大家樂對面??谖兑话?,
18自助。 18.順泰大家樂對面,和土耳其相鄰,我個人非常喜歡。便宜,量足,特色菜多而好吃。推薦:鹽焗肉排20好吃到biangbiang聲。松花菠菜,綠色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他特色都非常棒。都值得一點。
19.快可立最早以奶茶聞名,面不錯,罐罐面,5元一碗。湯好,面筋到。目前開了幾家家常菜,網友Jesson非常喜歡,老是吵吵著要去。
20.臺東博益軒網吧門口炒米飯(小攤)我這輩子吃過最經典的米飯~(網友guzuliang之言)(此人觀點不代表本版觀點)
21.福建魚丸沃兒馬對面,章魚小丸子旁邊,店面很小,魚丸口味非常多,個大,筋道。5-6元一碗。餛燉據網友反正不錯。
22.天祿園這里說的是利群對面那家。其水煮肉片絕對好吃,味道好,肉嫩,量還大,這在天祿園里面來說不易不易。其他的菜稍貴,人多服務一般。上菜時快時慢。
23.大娘水餃利群對面,餃子館??瓷先ネΩ蓛?,餃子小巧玲瓏。味道不錯。逛商店累了,挪不動步了,可以進去一做。
24.好一家牛肉粉很多人都喜歡,突媽媽尤其喜歡,常纏著我去,大家都知道在那吧,骨傷醫院上面一家,當代附近一家。
25.紅辣椒川菜骨傷醫院對面。正宗川菜,店裝修一般,里面空氣不是很好,都是菜味。上菜速度合理,價錢合適。推薦:水煮魚28超級好吃,辣子雞18,辣子肥腸18好吃,土豆燒牛肉不錯。據說毛血旺也很好,我沒有吃過,總之是數的上的川菜飯店。
26.札幌面館骨傷醫院上面,紅辣椒對面。一共兩家,挨著。有日本料理和韓國燒烤。每到中午,里面滿是吃飯的中學生。推薦:沙拉,烤鰻魚,壽司,鐵板奶酪玉米,等。
27.興華小吃店流行前線對面,門頭很小,吃拉面的地方。味道非常不錯,一點也不膩。推薦吃法:一碗素拉面+小盤拌牛肉=2.5+5
28.天天添飯店臺東百盛對面,兩個門頭一家店,在百盛對面來說算是老大哥了,菜色多,量大,烤肉棒。
29.亮來順火鍋城大家樂門口那條路一直往東走。料與眾不同,有點粉的感覺,價格不便宜不過不是很貴,裝修不錯。
30.廣州佬亮來順旁邊,緊靠萬和春。推薦:牛腩砂鍋10元一套,一碗米飯,一個砂鍋,一碗老湯。牛腩等火鍋,35元-忘了,一個大鍋里面全是肉塊,推薦牛腩的,還送多碟小菜,多人吃非常合算。
31.好利來非常軟的蛋糕,價錢不是很高,但也不便宜,里面的冰激凌口味正常,5元一個,不過有時候很大。刨冰很有特色,5元一份,有一種只是在冰上澆一層果汁,和那種一大碗什么都有的不同。
32.三合圓餃子比較貴的餃子,餃子餡由總店統一配送,味道很棒。在當代附近,門頭很大,很好找。
33.利群7樓自助火鍋散啤酒,嶗山特級啤酒,自釀白酒隨便哈!29.9一位,很過癮,一般要早去,晚了就沒坐了,就是實惠,又能吃又能哈的去最合適。。。。(以上選自網友芝麻關門)
34.日日興牛排王云南人開的臺灣風味的飯店,利群后門往東走,做了馬蘭拉面,就可以看到豎立的招牌了。別看是牛排,可不是西餐廳,標準的哈青島啤酒那樣 的飯店裝修。牛排飯超級好吃,要一個牛排,一個飯,加上一個莜麥菜。一共10元,好吃到biangbiang聲。(網友秋天推薦)
35.宴客來得吉利那邊的那個好一家牛肉粉住里走。網友西西521說老板很沒品,訂好了的單間,為了賺錢不給留,態度惡劣,口味不詳。
36.澳洲風情面館眾生大藥房對面,面的種類很多,有的很不對我們口味,有的還行,我吃過巴比扣類的,4元,番茄醬炒的面,還行,網友秋天說,他說過湯面超級難吃。
37.棱閣屋婦女兒童用品附近,最早在山東路家樂福里面有,主要有兩種面,一種是干脆面形式,一種事大蝦面,味道都不錯,他的飯團很好吃,不過稍有點貴,還不是很離譜,裝修不錯。
38.元祖蛋糕威海路KFC對面,蛋糕很棒。
39.旭光位置在延安三路肯德基附近有一家牛肉面大王對面,店面很小,老板留著長頭發,很多人說他象撲克里的老k,那家的重慶雞,伴八帶,紅燒刀魚,很不錯的,價錢很便宜,量很足,很實惠。不過環境很一般,想要情調就別去了。
2. 東臺花卉市場在哪里
上海的寵物市場地址: 曹安花卉市場 武寧路2207號近大渡河路口 五角場花鳥市場 黑山路長海路附近 江陰路花鳥市場 滬西工人文化宮后門 花鳥魚蟲市場 欽州路花鳥市場 坐地鐵到漕寶路站下,走漕寶路,到欽州路后右轉,一直向前走!在欽州路六百九十幾號 虹井路花鳥市場 虹井路,紅松路 虹橋花鳥市場 西郊公園對面 西郊花鳥市場 虹橋路,虹許路 文廟花鳥市場 人民路,蓬萊路 本溪路花鳥市場 江浦路,本溪路 嵐靈花市 嵐皋路,靈石路 嵐靈花鳥市場 靈石路新村路口近大華新村(普陀區黨校對面) 滬太路的一家在滬太路宜川路口附近往靈石路方向的小區里市場的牌子很小。但新穎,輕軌虹橋路站下,路的東邊就是;新十鋼在新穎北面200米。
1)滬太路(近宜川路)花鳥市場(?。?;
2)滬西工人文化宮花鳥市場(大);
3)新穎花鳥市場(安順路/凱旋路)(中);
4)曹安花鳥市場(武寧路/大渡河路)(大);
5)徐匯花鳥市場(宛平南路/近肇家浜路)(?。?;
6)欽州路花鳥市場(近田林路)(大);
7)環島花鳥市場(五角場/近黑山路)(?。?;
8)曲陽花鳥市場(曲陽路上)(?。?;
9)鳳陽花鳥市場(鳳陽路上)(?。?;
10)新十鋼花鳥市場(安順路/凱旋路)(中);
11)江陰路花鳥市場(江陰路/黃陂路)(中);
12)新江陰路花鳥市場(安瀾路/近西藏南路)(中);
13)西藏路花鳥市場(近東臺路)(中);
14)楊浦公園花鳥市場(隆昌路)(中);
15)建工006市場(浦東大道/居家橋路)(大);
16)黃山花鳥市場(云山路/張楊路)(?。?;
17)上南花鳥市場(上南路/永泰路)(中);
18)云臺花鳥市場(云臺路/昌里路)(中);
19)雙環花鳥市場(浦電路/嶗山東路)(?。?;
20)東方路花鳥市場(浦建路/楊高路,在建)(中)。 上述的“大、中、小”均是對觀賞魚的規模而論。 龍川北路,長橋花鳥市場.輕軌到上海南站下走過去10 分鐘
3. 臺東花卉市場鮮花店電話多少
花卉市場基本都有,比如臺東的花鳥市場。
4. 臺東花卉市場幾點營業時間
南山花鳥魚蟲市場有兩家 臺東婚紗街夜市靠近站牌那里有個姑娘每晚出攤,貨時多時少,也還不少。
最多的就是枯桃花卉市場了,不過比較遠。
5. 臺東花卉市場鮮花店電話號碼
坐公交125上枯桃花卉市場,那里全是種花和批發花卉的。
南山花卉市場也批發。在臺東
6. 東臺哪里有花卉批發市場
曹安花卉市場 武寧路2207號近大渡河路口 五角場花鳥市場黑山路長海路附近 江陰路花鳥市場 滬西工人文化宮后門 花鳥魚蟲市場 欽州路花鳥市場 坐地鐵到漕寶路站下,走漕寶路,到欽州路后右轉,一直向前走!在欽州路六百九十幾號 虹井路花鳥市場 虹井路,紅松路 虹橋花鳥市場 西郊公園對面 西郊花鳥市場 虹橋路,虹許路 文廟花鳥市場 人民路,蓬萊路 本溪路花鳥市場 江浦路,本溪路 嵐靈花市 嵐皋路,靈石路 嵐靈花鳥市場靈石路新村路口近大華新村(普陀區黨校對面) 滬太路的一家在滬太路宜川路口附近往靈石路方向的小區里市場的牌子很小。但新穎,輕軌虹橋路站下,路的東邊就是;新十鋼在新穎北面200米。
1)滬太路(近宜川路)花鳥市場(?。?;
2)滬西工人文化宮花鳥市場(大);
3)新穎花鳥市場(安順路/凱旋路)(中);
4)曹安花鳥市場(武寧路/大渡河路)(大);
5)徐匯花鳥市場(宛平南路/近肇家浜路)(?。?;
6)欽州路花鳥市場(近田林路)(大);
7)環島花鳥市場(五角場/近黑山路)(?。?;
8)曲陽花鳥市場(曲陽路上)(?。?;
9)鳳陽花鳥市場(鳳陽路上)(?。?;
10)新十鋼花鳥市場(安順路/凱旋路)(中);
11)江陰路花鳥市場(江陰路/黃陂路)(中);
12)新江陰路花鳥市場(安瀾路/近西藏南路)(中);
13)西藏路花鳥市場(近東臺路)(中);
14)楊浦公園花鳥市場(隆昌路)(中);
15)建工006市場(浦東大道/居家橋路)(大);
16)黃山花鳥市場(云山路/張楊路)(?。?;
17)上南花鳥市場(上南路/永泰路)(中);
18)云臺花鳥市場(云臺路/昌里路)(中);
19)雙環花鳥市場(浦電路/嶗山東路)(?。?;
20)東方路花鳥市場(浦建路/楊高路,在建)(中)。 上述的“大、中、小”均是對觀賞魚的規模而論。 龍川北路,長橋花鳥市場.輕軌到上海南站下走過去10 分鐘 楊高北路(靠近巨峰路)易初蓮花門前有個“美蓮花卉市場” 其中有7-8家水族店,還有古玩和花店,大部分是從建工搬過來的才開業十幾天,還在招商呢 嵐靈花鳥市場咋摸有倪?這個算上海最大的幾個花市之一了,精文花市好多都搬這來了,我經常會去轉悠。昨天和朋友去萬航渡路辦事順路去曹家渡花鳥市場轉了轉,感覺賣魚的少了點。有一家的寶蓮燈養的賊肥,不過在個大缸里撈不出來。曲陽花市那邊原來我是??停▎挝缓妥〉牡胤蕉荚谀沁叄?,規模不大,靠家樂福,咋拆了呢?可惜了,大概是造地鐵吧。 這貼子我原來在其他網站上也看到過,但沒太在意。茶博士真是熱心啊,感謝提供這么多資料。希望其他網友能夠隨時更新,做的更詳細就更好了。 周家嘴路大連路口,也是萬商花鳥市場,和西藏南路的是一家的。虹口區,楊浦區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不錯的。
7. 東臺鮮花店地址
又是一年春來到,放眼徐州,樹木蔥蘢,綠意醉人。植樹節前夕,徐州市民張蕊通過手機上的小程序認種了一棵法桐樹,為徐州再增一抹綠色。記者從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2020年徐州市森林覆蓋率為27.15%,森林覆蓋面積達3419.26百公頃,森林覆蓋率連續15年保持全省第一,成為江蘇省最綠的城市。
2020年,徐州市緊緊圍繞“三年造林50萬畝,覆蓋率全省第一”的奮斗目標,以林業生態修復、大規模成片造林、綠美村莊建設、“三化”樹種推廣等重點工作為抓手,推進綠化工作穩步有序開展。經省林業局認定,徐州市完成成片造林面積20.4萬畝,為省下達任務的3.4倍;新建省綠美村莊80個,超出省下達任務35個;更新完善農田林網面積53.6萬畝,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78%;完成四旁植樹854萬棵,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70%,全面并超額完成了各項造林任務。
8. 東臺鮮花批發
舊時東臺素有蘇北“小上海”之稱,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清末全縣原有十場四鄉,人口120萬,辛亥革命以后、北伐之前,東臺城幾乎匯聚周邊省、市的大小商號:湖南的米商、湖北的木商、江西的陶瓷商、安徽的茶商和“朝奉”(典當行的經紀人)、揚州的絲綢商和鹽商、鎮江的油麻商和醬醋商一并來到這里。始建于乾隆三十三年的東臺建縣尚晚,一向對外來的經濟、文化并不拒絕接受,多元經濟的涌入引來多元文化在這里扎根,經過一百多年的選擇吸收,逐漸形成了東臺地區習俗文化的特色。采買祭祀年貨是東臺人的頭等大事。大戶小家買年貨,買多買少根據手頭上金錢富余程度而定。寺街、丁公橋、關橋口直至油坊頭、盧家嘴、下壩、北關橋河口一帶,一進臘月便停滿了四鄉八鎮進城買年貨的鄉親們的船只;前店后住家,“人家皆枕河”,與蘇南城鎮經營格局一般的商店,為這座僅靠商業流通積累資金的城市提供服務。農民們卸下用“幫船”(有篷,不同于浙江人的烏篷船)運來的棉花、糧食,從“陸陳行”、“棉花行”里換來現洋,加入到采買年貨的隊伍中去??箲鹎皷|臺釋、道、儒諸教興盛全縣,有八百多處廟宇宮觀,數千的僧眾,上萬的善男信女,春節祭祀的供品、吃齋念佛的干果、山貨花銷無數。東臺城內經營南北貨的商號、店鋪有數十家之多,其中同治、光緒年間彩衣街、寺街先后有吳盛茂、周祥記、劉萬順、胡春發這樣較大的南北貨老字號店相繼在這里開業;三昧寺、大圣寺、泰山寺等各大叢林,僅春節蠟燭采購一項,就分別達數百斤之巨,馬公橋下的梁源昌蠟燭坊成品燭供不應求,只好提供毛坯燭心供各大商號自行加工,“周振新”油漆店也為梁源昌蠟燭坊承擔雕刻、繪畫工藝蠟燭、龍鳳喜慶燭的業務;一時間香店也因寺廟香客的需求量大而生意興隆,寺街“劉太升”香店、海河邊“柯開泰”香店繁忙景象略見一斑,最出名且有一定經營規模的莫過于“姚信和”香店了。一到春節買香爐、燭臺的人多,也造成東臺銅匠、錫匠鋪多,吃銅匠、錫匠飯的人增多,筆者收藏有一副“大花”型號“東臺永茂隆”錫匠鋪戳記的雙喜燭臺,清楚地印證這一歷史現實。在佛教興盛的東臺,哪怕十分貧寒的家庭為了過年祈福納祥,也會買一副西溪土窯生產的泥香爐、瓦燭臺。買天燈、送灶糖、旗桿斗、陳飯花、門神、喜錢,則又是舊東臺城內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天燈用染成深紅色的油紙做燈罩,上面用金紙貼印“天燈”二字,滾圓的土制燈托上插上八厘米長的紅色的“拜燭”,從除夕守歲起開始點亮,夜夜如此,一直到農歷正月十八結束,從不間斷。掛在堂屋房檐下的“天燈”數目也有定規,除了“天、地、人”三個燈之外,再加這戶人家男孩的數目就是這家天燈的盞數。“旗桿斗兒……陳飯花……”,“送灶糖呃、灶書哩買兩張……”臘月十五一過,城內歌唱般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賣這類祭祀、祈年物品的小販,都是一些城鎮底層社會生活無著的貧民,他們借助“年市”,換取一點點“度命錢”。東臺街面上的各色喜錢(花絡錢)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而宮復盛紙坊印制的版畫享有盛譽,遠銷高郵、寶應、興化、泰州里下河地區,內容多取“文王訪賢”、“龍鳳呈祥”等歷史故事,還有“年年有余”、“歲歲平安”等吉祥圖案,套色印刷,鮮艷奪目,官家、店鋪、居民、農戶均購買張貼,其中貼在大門上的門神,掛在堂屋中央的菩薩軸子卻與別處不同:東臺人繪制的門神尉遲敬德、秦叔寶眉宇之間多了一些慈祥,少了一些威嚴,而菩薩軸子上的觀世音畫像也顯得格外的慈眉善目,充滿人間煙火氣息,這可能與東臺這座商城充滿“和氣生財”的理念不無關系吧!東臺城春節祀神祈福的糕點、糖果十分豐盛。前后街有十幾家“茶食店”(對糕點糖果店舊稱),甚至不起眼的地方也有店面,“五味齋”、“五福齋”、“國香齋”、“美味齋”,“賀萬興”,最出名的莫過于三家,專門經營京派糕點的清真素食的“鼎盛館”,花樣糕點、麻切、桃酥可以和淮安“西園桃酥”媲美的“麒麟閣”,“稻香村”的云片糕、嵌桃麻糕、楊酥糕也遠近聞名。這些店家的“菊花餅”、“棗泥佛手”、“董糖”、“豆莢”、“蘭花根”、“小馓子”、“冰糖酥”以及各色果子,在店堂內堆積如山,香氣四溢,此時七里長街的東臺城的年味更濃了。這些茶食店盛糕點茶食的包裝也十分經濟,一律用當地出產的柴篾子扎的筐片或用土紙袋包裝,既美觀又節約。這些精美的祈福祀神的糖果糕點后來被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禪(東臺人)帶到上海,至今在玉佛寺內還可以品嘗到。農歷臘月二十四一過,家家戶戶買鰱魚過年已成習俗。不管大戶小家都會買兩尾鰱魚,考究的人家還喜歡買兩尾血紅色鰱魚(東臺人俗稱“血鰱”),掛在屋檐下,待除夕晚上煮上它,擺放在堂屋香案上,討“鰱魚(年余)、鰱魚(年余),年年有余”的吉利“口彩”。祈福納祥是東臺人過年習俗的重要內容。東臺“送灶”習俗有臘月二十三的,也有臘月二十四的,沒有統一的規矩。東臺祭灶用品除延請“灶老爺”、“灶馬”、“灶書”以外,還要擺出一盤祭品供奉在灶頭上,表示對灶老爺的誠心,“送灶糖”、豆腐、茭草、茶葉、粳米,合裝在一個磁盤子中,意思是用“送灶糖”甜灶老爺的嘴,遮“家丑”,上天言“好事”;豆腐,取諧音“偷富”,“茭草”剪碎整齊擺放在盤內,供上天的“灶馬”享用,東臺人為灶老爺準備得真周到。除夕中午飯一過,“裝陳飯”的春節儀規便在東臺城大戶小家中同時上演。女主人將預先蒸熟的糯米飯分別裝在兩個大體上差不多大小的“陳飯盆”內,堆成饅頭狀,用手抹平整,飯中央首先貼著一塊15×3.5厘米左右的“陳飯糕”,隨著飯的坡度將“陳飯糕”蒸軟貼在飯面上,糕面白底、紅邊框、紅字:“福壽源長”“福壽雙全”“金玉滿堂”“天官賜福”等字樣,陳飯糕上依次疊上花饅、花糕、福建橘子各一只,然后將“旗桿斗兒”、“陳飯花”分別插在這兩盆飯面疊起的花饅、花糕、橘子上;“旗桿斗兒”長短根據主人堂屋室內高矮而定,它就是東臺人祈年祝福的重要物件,長短大約一公尺五左右,用較粗的柴葦做立桿,外用金銀五色彩紙包裹,由上而下裝飾著各色微型的“喜錢”和福、祿、壽、財、喜五位仙人,四層兩兩相對的“八仙”在靈芝祥云的襯托下串插其間,木刻水印,栩栩如生。“陳飯花”約半公尺高,上面用各色彩紙剪的微型“喜錢”裝飾,“喜錢”頂端以及插在“陳飯花”背后的松柏枝上都扣上染成五顏六色的白果和紅棗,兩盆陳飯的飯面上都嵌上南貨店里賣的專門用于“裝陳飯”的五色干果:紅棗、黑棗、桂圓、荔枝、(染色)白果。陳飯盆安置在香案的右側,有考究的大戶人家飯盆擺放在紫檀或花梨木的雕花盆架上,以示慎重。“陳飯盆”也有講究,有專門鑄造的鼎銅的(銅錫合金)或紫銅的器皿,上面鑄有“聚寶盆”三個大字;有“清三代”青花、粉彩的專用“陳飯盆”,也有用同治、光緒年間的祭紅的“陳飯盆”或哥窯開片“碎瓷”大碗代替陳飯盆的;小戶人家只要還有一口飯吃也要“裝陳飯”,不過盛飯的器皿沒有那么講究罷了,為了指望來年福祉的降臨,“裝陳飯”成為東臺人追求未來幸福的精神寄托。 “謝神”、“辭年”、“守歲”是東臺人過年習俗的重要儀規。臘月二十起,東臺人就習慣性地進入“數夜”的倒記時階段,個個逢人張嘴便說“今天二十夜”,即農歷臘月二十的意思。臘月二十四“送灶日”一過,便進入實質性過年階段,首先是“忌口”,不論大小人等,在外在內均不得口出惡言穢語,更不得說與“吉利”相左的言辭,二十五、二十六“撣塵”,即打掃室內外清潔,為祭天地神靈準備,“謝神”是第一道儀規。“謝神”即擺放豬頭、鯉魚、雄雞(“三牲”)以及酒水祭祀天地神靈,感謝上蒼恩賜,讓合家大小一年太平;然后全家每人吃兩只水氽荷包蛋,意思為“捧元寶”。臘月二十八燒“辭年紙”,即祭祀祖先,禱告先人祖先,祈求祖先保佑來年順利。不忘先輩恩德,慎宗追遠。除夕傍晚時分,是東臺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神圣的時刻:大街小巷一片靜穆,除了急急忙忙回家的行人之外,很少有人再往街上走動;店家紛紛上“榻子”(即上門板)“打烊”,家家戶戶忙著貼對聯、貼花絡錢;街頭巷尾的土地廟內一片繁忙,大紅色的天燈早早掛上,家庭主婦紛紛從家中走出來,打著燈籠上土地廟燒香,祈求土地老爺保佑來年一家大小平安,隨后便聽見一家家關門上閂的聲響,街上不時地傳來更夫敲擊竹筒的聲音。從臘月二十三至來年二月二這一段時間內,東臺城歷來有大街小巷“巡更”的“慣例”。東臺城里吃年夜飯,守歲酒沒有固定的時間,而是以全家人是否到齊為限,店家則等遠路外出收賬的人全部回來后才開始吃“守歲酒”,“守歲酒”成了和諧、平安、團聚、圓滿的象征。吃完守歲酒,男主人便在院子里擺上水碗、糕點,焚一爐好香,請灶神降臨,“下界保平安”。堂屋內“旺盆”(即鑄鐵的火盆)內松枝、木炭早已燃上,滿屋頓時暖洋洋的,充溢著松枝的青香。大戶人家堂屋內懸掛著當地畫家周應芹、張小齋畫的“天官”畫像,祈求“天官賜福”,香案前的房梁二桁上掛著近三尺高的大幅紅色“花絡錢”(寬幅五張,窄幅六張襯在寬幅花絡錢的旁邊),小戶人家則掛上觀音、菩薩軸子,希冀菩薩保佑一家平安。香案前除了陳設的祭祀糕點、干果、陳飯盆之外,必不可少紅天竹、臘梅、水仙三樣鮮花供品,分別插裝在瓶、盆中。這時女主人也忙碌起來了:煮紅棗、做湯圓,男主人便在堂屋里擺放好供品,點燃起香燭紙馬。祀神用的干果、糕點供品不外乎紅棗、栗子、荔枝、桂圓、云片糕、麻切、桃酥、雪棗八種;“九角盒”內同時也擺放好待客的糕點。舊時東臺城里春節一家人團聚吃茶流行用“祭紅”器皿,大戶小家基本上把祭紅碗與祭紅蓋碗拿出來擺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碗中放少許紅糖備用。長輩們為小輩們準備的壓歲錢也整齊地一字排開,擺放在桌上,壓歲錢的封套上還擺放了幾片用紅紙條封上的云片糕。子時一到,院子里鞭炮齊鳴,堂屋內紅燭高燒,香煙繚繞,一家大小挨次在神靈祖先的牌位或畫像前叩頭,然后恭喜新年的到來。小輩們必須先吃“開口糕”,表示一年高升、進步,然后再向長輩恭祝新年,長輩還禮給小輩壓歲錢。舊時辛苦了一年生活無著的窮苦貧民,也竭力把家中打掃得干干凈凈,同時準備一頓再簡單不過的年夜飯。舊時東臺過年流傳下來這么一段辛酸的民謠:“二十八,去想法;二十九,有了有;三十夜,不在家;大年初一,拱拱手”?!肚寮武洝凡淘啤秴歉琛芬灿蓄愃朴涊d:“天地堪容避債臺,一年積欠一宵催。店門關到質錢庫,還點燈籠走一回。”這便都是底層社會人群的真實寫照,其實舊時過年只是富人炫耀富裕的代名詞,窮人談不上什么歡慶、愉悅,討債的現實逼得他們“年關”難捱啊。大年初一不許睡懶覺,這是東臺城的舊規,大概因為東臺是一座商業流通城市,商人尚勤的緣故,東臺城里的人“守歲”后睡不到幾個小時便又起身了。一家大小圍坐在八仙桌旁,開始新的一年的第一次活動――“新年早茶”。舊時吃“三道茶”,餐具為祭紅蓋碗、祭紅碗、紅漆筷子。頭道茶:紅糖開水茶,表示紅紅火火,甜甜蜜蜜。二道茶:紅棗茶,即“喜棗”茶,開門見喜,喜上加喜。三道茶:湯圓茶,實心無餡湯圓,實實在在,萬事圓滿。吃完早茶,家庭主要成員,男女主人這一天都不外出,小孩子們自由活動,外出“拜年”,討“包喜錢”,到城里游玩;少數老年人、居士、吃齋念佛者早已在子時之前就聚集在三昧寺、大圣寺、泰山寺山門外等候“燒頭香”了。舊時東臺素有蘇北“小上海”之稱,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清末全縣原有十場四鄉,人口120萬,辛亥革命以后、北伐之前,東臺城幾乎匯聚周邊省、市的大小商號:湖南的米商、湖北的木商、江西的陶瓷商、安徽的茶商和“朝奉”(典當行的經紀人)、揚州的絲綢商和鹽商、鎮江的油麻商和醬醋商一并來到這里。始建于乾隆三十三年的東臺建縣尚晚,一向對外來的經濟、文化并不拒絕接受,多元經濟的涌入引來多元文化在這里扎根,經過一百多年的選擇吸收,逐漸形成了東臺地區習俗文化的特色。采買祭祀年貨是東臺人的頭等大事。大戶小家買年貨,買多買少根據手頭上金錢富余程度而定。寺街、丁公橋、關橋口直至油坊頭、盧家嘴、下壩、北關橋河口一帶,一進臘月便停滿了四鄉八鎮進城買年貨的鄉親們的船只;前店后住家,“人家皆枕河”,與蘇南城鎮經營格局一般的商店,為這座僅靠商業流通積累資金的城市提供服務。農民們卸下用“幫船”(有篷,不同于浙江人的烏篷船)運來的棉花、糧食,從“陸陳行”、“棉花行”里換來現洋,加入到采買年貨的隊伍中去??箲鹎皷|臺釋、道、儒諸教興盛全縣,有八百多處廟宇宮觀,數千的僧眾,上萬的善男信女,春節祭祀的供品、吃齋念佛的干果、山貨花銷無數。東臺城內經營南北貨的商號、店鋪有數十家之多,其中同治、光緒年間彩衣街、寺街先后有吳盛茂、周祥記、劉萬順、胡春發這樣較大的南北貨老字號店相繼在這里開業;三昧寺、大圣寺、泰山寺等各大叢林,僅春節蠟燭采購一項,就分別達數百斤之巨,馬公橋下的梁源昌蠟燭坊成品燭供不應求,只好提供毛坯燭心供各大商號自行加工,“周振新”油漆店也為梁源昌蠟燭坊承擔雕刻、繪畫工藝蠟燭、龍鳳喜慶燭的業務;一時間香店也因寺廟香客的需求量大而生意興隆,寺街“劉太升”香店、海河邊“柯開泰”香店繁忙景象略見一斑,最出名且有一定經營規模的莫過于“姚信和”香店了。一到春節買香爐、燭臺的人多,也造成東臺銅匠、錫匠鋪多,吃銅匠、錫匠飯的人增多,筆者收藏有一副“大花”型號“東臺永茂隆”錫匠鋪戳記的雙喜燭臺,清楚地印證這一歷史現實。在佛教興盛的東臺,哪怕十分貧寒的家庭為了過年祈福納祥,也會買一副西溪土窯生產的泥香爐、瓦燭臺。買天燈、送灶糖、旗桿斗、陳飯花、門神、喜錢,則又是舊東臺城內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天燈用染成深紅色的油紙做燈罩,上面用金紙貼印“天燈”二字,滾圓的土制燈托上插上八厘米長的紅色的“拜燭”,從除夕守歲起開始點亮,夜夜如此,一直到農歷正月十八結束,從不間斷。掛在堂屋房檐下的“天燈”數目也有定規,除了“天、地、人”三個燈之外,再加這戶人家男孩的數目就是這家天燈的盞數。“旗桿斗兒……陳飯花……”,“送灶糖呃、灶書哩買兩張……”臘月十五一過,城內歌唱般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賣這類祭祀、祈年物品的小販,都是一些城鎮底層社會生活無著的貧民,他們借助“年市”,換取一點點“度命錢”。東臺街面上的各色喜錢(花絡錢)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而宮復盛紙坊印制的版畫享有盛譽,遠銷高郵、寶應、興化、泰州里下河地區,內容多取“文王訪賢”、“龍鳳呈祥”等歷史故事,還有“年年有余”、“歲歲平安”等吉祥圖案,套色印刷,鮮艷奪目,官家、店鋪、居民、農戶均購買張貼,其中貼在大門上的門神,掛在堂屋中央的菩薩軸子卻與別處不同:東臺人繪制的門神尉遲敬德、秦叔寶眉宇之間多了一些慈祥,少了一些威嚴,而菩薩軸子上的觀世音畫像也顯得格外的慈眉善目,充滿人間煙火氣息,這可能與東臺這座商城充滿“和氣生財”的理念不無關系吧!東臺城春節祀神祈福的糕點、糖果十分豐盛。前后街有十幾家“茶食店”(對糕點糖果店舊稱),甚至不起眼的地方也有店面,“五味齋”、“五福齋”、“國香齋”、“美味齋”,“賀萬興”,最出名的莫過于三家,專門經營京派糕點的清真素食的“鼎盛館”,花樣糕點、麻切、桃酥可以和淮安“西園桃酥”媲美的“麒麟閣”,“稻香村”的云片糕、嵌桃麻糕、楊酥糕也遠近聞名。這些店家的“菊花餅”、“棗泥佛手”、“董糖”、“豆莢”、“蘭花根”、“小馓子”、“冰糖酥”以及各色果子,在店堂內堆積如山,香氣四溢,此時七里長街的東臺城的年味更濃了。這些茶食店盛糕點茶食的包裝也十分經濟,一律用當地出產的柴篾子扎的筐片或用土紙袋包裝,既美觀又節約。這些精美的祈福祀神的糖果糕點后來被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禪(東臺人)帶到上海,至今在玉佛寺內還可以品嘗到。農歷臘月二十四一過,家家戶戶買鰱魚過年已成習俗。不管大戶小家都會買兩尾鰱魚,考究的人家還喜歡買兩尾血紅色鰱魚(東臺人俗稱“血鰱”),掛在屋檐下,待除夕晚上煮上它,擺放在堂屋香案上,討“鰱魚(年余)、鰱魚(年余),年年有余”的吉利“口彩”。祈福納祥是東臺人過年習俗的重要內容。東臺“送灶”習俗有臘月二十三的,也有臘月二十四的,沒有統一的規矩。東臺祭灶用品除延請“灶老爺”、“灶馬”、“灶書”以外,還要擺出一盤祭品供奉在灶頭上,表示對灶老爺的誠心,“送灶糖”、豆腐、茭草、茶葉、粳米,合裝在一個磁盤子中,意思是用“送灶糖”甜灶老爺的嘴,遮“家丑”,上天言“好事”;豆腐,取諧音“偷富”,“茭草”剪碎整齊擺放在盤內,供上天的“灶馬”享用,東臺人為灶老爺準備得真周到。除夕中午飯一過,“裝陳飯”的春節儀規便在東臺城大戶小家中同時上演。女主人將預先蒸熟的糯米飯分別裝在兩個大體上差不多大小的“陳飯盆”內,堆成饅頭狀,用手抹平整,飯中央首先貼著一塊15×3.5厘米左右的“陳飯糕”,隨著飯的坡度將“陳飯糕”蒸軟貼在飯面上,糕面白底、紅邊框、紅字:“福壽源長”“福壽雙全”“金玉滿堂”“天官賜福”等字樣,陳飯糕上依次疊上花饅、花糕、福建橘子各一只,然后將“旗桿斗兒”、“陳飯花”分別插在這兩盆飯面疊起的花饅、花糕、橘子上;“旗桿斗兒”長短根據主人堂屋室內高矮而定,它就是東臺人祈年祝福的重要物件,長短大約一公尺五左右,用較粗的柴葦做立桿,外用金銀五色彩紙包裹,由上而下裝飾著各色微型的“喜錢”和福、祿、壽、財、喜五位仙人,四層兩兩相對的“八仙”在靈芝祥云的襯托下串插其間,木刻水印,栩栩如生。“陳飯花”約半公尺高,上面用各色彩紙剪的微型“喜錢”裝飾,“喜錢”頂端以及插在“陳飯花”背后的松柏枝上都扣上染成五顏六色的白果和紅棗,兩盆陳飯的飯面上都嵌上南貨店里賣的專門用于“裝陳飯”的五色干果:紅棗、黑棗、桂圓、荔枝、(染色)白果。陳飯盆安置在香案的右側,有考究的大戶人家飯盆擺放在紫檀或花梨木的雕花盆架上,以示慎重。“陳飯盆”也有講究,有專門鑄造的鼎銅的(銅錫合金)或紫銅的器皿,上面鑄有“聚寶盆”三個大字;有“清三代”青花、粉彩的專用“陳飯盆”,也有用同治、光緒年間的祭紅的“陳飯盆”或哥窯開片“碎瓷”大碗代替陳飯盆的;小戶人家只要還有一口飯吃也要“裝陳飯”,不過盛飯的器皿沒有那么講究罷了,為了指望來年福祉的降臨,“裝陳飯”成為東臺人追求未來幸福的精神寄托。 “謝神”、“辭年”、“守歲”是東臺人過年習俗的重要儀規。臘月二十起,東臺人就習慣性地進入“數夜”的倒記時階段,個個逢人張嘴便說“今天二十夜”,即農歷臘月二十的意思。臘月二十四“送灶日”一過,便進入實質性過年階段,首先是“忌口”,不論大小人等,在外在內均不得口出惡言穢語,更不得說與“吉利”相左的言辭,二十五、二十六“撣塵”,即打掃室內外清潔,為祭天地神靈準備,“謝神”是第一道儀規。“謝神”即擺放豬頭、鯉魚、雄雞(“三牲”)以及酒水祭祀天地神靈,感謝上蒼恩賜,讓合家大小一年太平;然后全家每人吃兩只水氽荷包蛋,意思為“捧元寶”。臘月二十八燒“辭年紙”,即祭祀祖先,禱告先人祖先,祈求祖先保佑來年順利。不忘先輩恩德,慎宗追遠。除夕傍晚時分,是東臺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神圣的時刻:大街小巷一片靜穆,除了急急忙忙回家的行人之外,很少有人再往街上走動;店家紛紛上“榻子”(即上門板)“打烊”,家家戶戶忙著貼對聯、貼花絡錢;街頭巷尾的土地廟內一片繁忙,大紅色的天燈早早掛上,家庭主婦紛紛從家中走出來,打著燈籠上土地廟燒香,祈求土地老爺保佑來年一家大小平安,隨后便聽見一家家關門上閂的聲響,街上不時地傳來更夫敲擊竹筒的聲音。從臘月二十三至來年二月二這一段時間內,東臺城歷來有大街小巷“巡更”的“慣例”。東臺城里吃年夜飯,守歲酒沒有固定的時間,而是以全家人是否到齊為限,店家則等遠路外出收賬的人全部回來后才開始吃“守歲酒”,“守歲酒”成了和諧、平安、團聚、圓滿的象征。吃完守歲酒,男主人便在院子里擺上水碗、糕點,焚一爐好香,請灶神降臨,“下界保平安”。堂屋內“旺盆”(即鑄鐵的火盆)內松枝、木炭早已燃上,滿屋頓時暖洋洋的,充溢著松枝的青香。大戶人家堂屋內懸掛著當地畫家周應芹、張小齋畫的“天官”畫像,祈求“天官賜福”,香案前的房梁二桁上掛著近三尺高的大幅紅色“花絡錢”(寬幅五張,窄幅六張襯在寬幅花絡錢的旁邊),小戶人家則掛上觀音、菩薩軸子,希冀菩薩保佑一家平安。香案前除了陳設的祭祀糕點、干果、陳飯盆之外,必不可少紅天竹、臘梅、水仙三樣鮮花供品,分別插裝在瓶、盆中。這時女主人也忙碌起來了:煮紅棗、做湯圓,男主人便在堂屋里擺放好供品,點燃起香燭紙馬。祀神用的干果、糕點供品不外乎紅棗、栗子、荔枝、桂圓、云片糕、麻切、桃酥、雪棗八種;“九角盒”內同時也擺放好待客的糕點。舊時東臺城里春節一家人團聚吃茶流行用“祭紅”器皿,大戶小家基本上把祭紅碗與祭紅蓋碗拿出來擺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碗中放少許紅糖備用。長輩們為小輩們準備的壓歲錢也整齊地一字排開,擺放在桌上,壓歲錢的封套上還擺放了幾片用紅紙條封上的云片糕。子時一到,院子里鞭炮齊鳴,堂屋內紅燭高燒,香煙繚繞,一家大小挨次在神靈祖先的牌位或畫像前叩頭,然后恭喜新年的到來。小輩們必須先吃“開口糕”,表示一年高升、進步,然后再向長輩恭祝新年,長輩還禮給小輩壓歲錢。舊時辛苦了一年生活無著的窮苦貧民,也竭力把家中打掃得干干凈凈,同時準備一頓再簡單不過的年夜飯。舊時東臺過年流傳下來這么一段辛酸的民謠:“二十八,去想法;二十九,有了有;三十夜,不在家;大年初一,拱拱手”?!肚寮武洝凡淘啤秴歉琛芬灿蓄愃朴涊d:“天地堪容避債臺,一年積欠一宵催。店門關到質錢庫,還點燈籠走一回。”這便都是底層社會人群的真實寫照,其實舊時過年只是富人炫耀富裕的代名詞,窮人談不上什么歡慶、愉悅,討債的現實逼得他們“年關”難捱啊。大年初一不許睡懶覺,這是東臺城的舊規,大概因為東臺是一座商業流通城市,商人尚勤的緣故,東臺城里的人“守歲”后睡不到幾個小時便又起身了。一家大小圍坐在八仙桌旁,開始新的一年的第一次活動――“新年早茶”。舊時吃“三道茶”,餐具為祭紅蓋碗、祭紅碗、紅漆筷子。頭道茶:紅糖開水茶,表示紅紅火火,甜甜蜜蜜。二道茶:紅棗茶,即“喜棗”茶,開門見喜,喜上加喜。三道茶:湯圓茶,實心無餡湯圓,實實在在,萬事圓滿。吃完早茶,家庭主要成員,男女主人這一天都不外出,小孩子們自由活動,外出“拜年”,討“包喜錢”,到城里游玩;少數老年人、居士、吃齋念佛者早已在子時之前就聚集在三昧寺、大圣寺、泰山寺山門外等候“燒頭香”了。
9. 臺江區鮮花店
張素云
福州蜜思花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05月18日,注冊地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鰲峰街道曙光支路2號(原連江中路東側與曙光支路交叉處)百聯大廈4層01辦公,法定代表人為張素云。經營范圍包括鮮花的批發、代購代銷及網上銷售、配送;婚車裝飾;禮儀慶典服務;會議展覽展示服務;承辦、設計、制作、代理、發布國內各類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