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卉的歷史
我國有悠久的花卉文化歷史,在公元前1千年前的甲骨文刻畫文字中早有記載,在我國遼闊的地域各個時期積淀了豐厚的花卉文化內涵,并有享譽世界的特產花卉,成就了我國的十大傳統名花。
一.梅花;在我國的宋代到民國時期被推崇,直到現代依然被愛青睞,象征意志堅強、堅貞不屈的崇高精神品質,并在大量的我國書畫名品中賦予鐵骨錚錚、高潔清秀,稱之為“花中清友”或者“花中清客”;著名的古詩句描寫有宋.盧梅坡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唐.黃禪師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文人墨客贊賞梅花的品格與精神,堅強的意志,賦予梅花十二韻:花早、質堅、格高、品鑒、枝俊、色雅、枝秀、香幽、魂忠、性獷、神清、名遠;被人們稱為“花中之魁”,推為榜首。
傲雪寒梅--梅花
二.蘭花;淡雅的花色、彌漫的幽香,自古蘭花被稱為王者之香,稱為“花中君子”;著名詩句描寫有唐.唐彥謙詩句“曾乞蘭花供,無書又過春”、宋.汪莘“蘭花待春風,深林含芳馨”;人們往往贊嘆蘭花剛毅的氣質和高尚的品格,被賦予德賢兼備、謙虛君子的高雅精神品質。
高雅謙虛--蘭花
三.菊花;在即將飄落秋葉的秋季盛開,而臨霜不凋;關于菊花的贊美詩詞數不勝數,著名詩句描寫有唐.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魏晉時期的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宋.曾鞏“菊花秋開只一種,意遠不隨桃與梅”;文人名仕賦予菊花高潔、堅貞、頑強的精神品質;與梅、蘭、竹并稱為“四君子”,與菖蒲、蘭花、水仙并成為“四雅”。
高潔堅貞--菊花
四.牡丹;在我國唐代最受推崇,一直以來備受人們喜愛,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形容牡丹的富貴高雅;著名古詩句描寫有唐.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宋.邵雍“桃李花開人不窺,花時須是牡丹時”;被人們稱之為“國色天香”,賦予吉祥如意、幸福美滿、繁榮富貴、興旺發達的美好象征。
國色天香--牡丹
五.月季;以花期長、花色多、適應地域廣、栽培容易,而普及我國大部分地區;贊美月季的詩詞有宋.張耒“月季只應天上物,四時榮謝色常同”、宋.楊萬里“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被視為幸福美滿、愛情長久的象征,因花容秀美而花色艷麗被稱為“花中皇后”。
花中皇后--月季
六.杜鵑;又名映山紅,為時世界名花,在春夏開花,花朵繁密而花色豐富,在我國分布較為廣泛,寓意吉祥如意、堅定頑強、喜悅收獲;描寫和贊頌杜鵑的詩詞有宋.曾鞏“杜鵑花上杜鵑啼,自有歸心似見機”、宋.梅堯臣“蜀地何年魄,千春化杜鵑”,因其花如火如荼、艷蓋桃李、燦若蒸霞,被稱作“花中西施”。
花中西施--杜鵑
七.山茶;是多種茶花品種的統稱,在我國三國時期已有人工栽培種植,繁華滿枝。瀟灑自然、紫色絕佳,幾年了通過人工培育和改良,擁有紅、紫、白及彩色斑紋的花片,花期自10月到翌年5月份;詩詞描寫有宋.王十朋“一枕春眠到日斜,夢回喜對小山茶”、清.龔自珍“今日閑愁為洞庭,茶花凝想吐芳馨”,在我國蜀漢時期已經被賦予很高的地位,稱之為“七品三命”,是世界名花之一,被譽為為花中珍品。
七品三命--茶花
八.荷花;在我國被人們贊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出水芙蓉,奉為潔身自好和廉潔的象征,底部成為藕,也有藕斷絲連的情節而形容愛情的恩愛不舍;著名詩句有宋.白玉蟾“小橋劃水剪荷葉,兩岸西風暈晚霞”、宋.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荷花與荷葉交錯互映,往往與小荷池塘、小橋流水的美景而讓人們暢享美好的詩情畫意,因在夏季盛開,猶如亭亭玉立的舞中少女衣裙,被譽為“夏塘仙子”。
夏塘仙子--荷花
九.桂花;在我國的傳說中是月宮仙樹,在中秋之時把酒賞桂,唐代的桂花美酒與桂花糕流傳至今;因桂花四季常青,花開之時,濃香致遠、飄香四溢、沁人肺腑,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贊嘆桂花的詩句有唐.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唐.宋之問“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因有美好的傳說故事,也稱之為“花中月老”和“花中仙客”,有吉祥友好、飛黃騰達、富貴滿堂的寓意。
花中仙客--桂花
十.水仙;葉似翠帶,白花黃心,清香素雅,在嚴冬季節盛開,預示春天的即將來臨,也是我國元旦、春節的水養盆花,寓意吉祥美好、純潔高尚、團圓如意;描寫水仙的詩詞有宋.蘇軾“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宋.劉克莊“喚做花王應不恭,未應但做水仙兄”;因用清水放置即可花開幽香,稱之為金盞銀臺和花中雅客,被人們譽為“凌波仙子”。
凌波仙子--水仙
在我們平日的養花、賞花過程中,不僅要為止贊美和感嘆,更要對我們中國幾千年的花卉文化了解學習一下,現代的簡單詞匯對于十大名花根本不夠表達,簡單一句“好香啊”、“好漂亮啊”等等無疑顯得蒼白無力、詞窮字短;幾千年的文明歷史積淀了豐厚的花卉文化內涵,我們要汲取千年文化沉淀的營養,把養花、賞花作為對中華古文明的繼承和傳揚,不僅豐富精神生活,也為現代化的居家生活添彩增輝。
2. 花卉的歷史背景
最早被傳中國入歐洲的花卉是桃花、萱草。桃花、萱草約在2000年前傳入歐洲。中華民族自古喜愛花卉,2500多年前的《詩經》就描繪了大量觀賞植物——桃花、菊花、芍藥、萱草(諼草)等。中國的觀賞植物很早就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方,原產中國的桃花、萱草約在2000年前就傳入歐洲。18世紀下半葉,西方通過各種途徑從中國輸入的花卉和觀賞樹木包括薔薇、月季、茶花、菊花、牡丹、銀杏、荷包牡丹、槐樹、臭椿、欒樹等。
3. 花卉的歷史文化博覽園
2018年初,豐臺區新添一大美景,它就是位于白盆窯村的——花鄉花卉歷史文化博覽園,也就是白盆窯公園。
白盆窯村毗鄰中關村科技園豐臺園區,花卉栽培歷史悠久,歷史上尤以生產朝貢大白芍藥而聞名。
白盆窯村將按照北京市政府“留白增綠”要求,結合花鄉的歷史文化和八百年的花卉文化傳承,利用161公頃的規劃綠地來建設花鄉花卉歷史文化博覽園。
建成后的花鄉花卉歷史文化博覽園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將成為集花卉示范、種植、科研、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閑結合的生態旅游公園!
4. 歷史悠久的花卉
中國地大物博,擁有豐富的花卉資源,咱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各種中國獨有的漂亮花卉。那么,問題來了,大家知道中國栽培歷史最悠久的花什么花嗎?
中國栽培歷史最悠久的花卉,比牡丹還早,被譽為“草本花卉”之首,值得擁有這種花就是芍藥花,又名別離草,是一種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在中國,從古至今都有“牡丹第一、芍藥第二”的說法,牡丹屬木本植物,芍藥屬草本植物,因此,芍藥位列“草本花卉”之首。
關于芍藥花的歷史
芍藥花在中國自古與國花“牡丹”齊名,牡丹為花中之王,芍藥則為花中之相。同時,芍藥花還是中國六大名花之一,民間把它稱為“五月花神”,還把它奉為“愛情之花”,七夕節的代表花卉就是它。這比現在代表愛情的玫瑰早了幾千年。
芍藥花算是中國栽培歷史最悠久的花卉之一,早在490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人工栽培芍藥花。宋代的《通志略》就明確記載了芍藥花在夏商周時期被人工栽培來供貴族觀賞的情節?!对娊洝酚性疲壕S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梢?,春秋時期,芍藥花在民間也是一種很火爆的花。而《神農本草經》則記載了野生芍藥花的藥用價值。要知道,牡丹花是南北朝時期才有人工栽培的記錄,芍藥花比它早了幾千年??梢?,芍藥花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有多悠久!
芍藥花好在哪里
芍藥花的好處數不勝數。除了大家熟悉的藥用價值之外,觀賞價值也是花中之最。芍藥花植株通常一米左右,葉片細長,枝條纖細多姿,花型跟牡丹花一樣又大又艷,絢麗多姿非常招人喜歡。古人形容女子姿色常用“立如芍藥、坐如牡丹”,可見芍藥花的花姿有多美!
芍藥花因為是草本花卉,植株不如牡丹那么龐大,同時適應性更強,耐寒性更強,東北地區都不怕凍,因此栽種范圍更廣,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栽種,陽臺或者露臺照樣可以盆栽,基本不受地域限制。目前,園藝師們還培育出了很多矮化品種,植株更低矮,但是開花性更好,花色和花型也更豐富了,非常值得擁有。
芍藥花栽種要點
栽種芍藥花最好在10月份,這個時期成活率最高。栽種時宜選擇向陽通風處,盆土建議采用透水透氣性較好且肥沃的沙壤土?;追首詈糜酶斓亩癸灧驶蛘咿r家有機肥,根莖栽下去之后要壓實土壤并澆透水。
芍藥花的日常養護主要注意澆水施肥,澆水不能太多,芍藥花耐旱怕澇,水大了容易爛根,咱們平時澆水的時候要等土干再澆,花盆不能積水。
5. 花卉的農業歷史
分別是唐朝宋朝,明朝,清朝
6. 花卉的發展史
甲骨密碼】花:綻放?;?華?!酒渌庾x】花,它的本字同"華"甲骨文,像一棵樹花開滿枝的樣子。古鈢字形將樹上的花枝變形,并加"艸"。籀文、省去"艸"。篆文基本承續古鈢字形。當"華"單純表達木本植物的花朵時,隸書另造形聲兼會義的"花"(化,表示演變),(草,草本植物)(化,變成),"化"強調艷麗的花朵來自于綠色藤、莖的神奇之"變",造字本義:草本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附 《廣韻 . 麻韻》:花,(華)俗,今通用。 《廣雅 . 釋草》:花,華也。
7. 花卉的歷史文化
薔薇花
據《賈氏說林》記載:漢武帝與其愛妃麗鵑在園中賞花,正值薔薇花欲放,其神態似含微笑。漢武帝贊嘆說:“此花絕勝佳人笑也?!丙慁N戲問道:“笑可以買嗎?”武帝回答說:“可以?!庇谑躯慁N就取出黃金百兩,作為買笑錢,讓武帝盡一日之歡。因此,薔薇得了一個“買笑花”的別名。
梅花妝
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非常喜愛梅花。一年正月里,白雪飄飛,恰值梅花盛開,于是在園中踏梅賞雪,走累了,在檐下小憩,有朵梅花悄然飄落,正好落在公主的前額上,留下幾瓣淡紅的痕跡,襯得公主更加 美艷照人。宮女見了,紛紛效仿,稱之“梅花妝”,竟風行一時。
梅妻鶴子
宋代詩人林逋,字和靖,生性高潔,看不慣紅塵喧囂,在西湖孤山筑屋隱居。他終身不仕不娶,在孤山植 梅養鶴。林逋愛梅詠梅,至今孤山上仍有“梅亭”,就是為紀念他而建。林逋的《山園小詩》是其詠梅詩中的 佳品,尤其“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备窃伱方^句。林逋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梅妻鶴子” 成為流傳至今的佳話。
瑞香花
宋朝《清異錄》中記載:廬山有一個老和尚,有一天在廟后的磐石上睡著了。夢中聞花香酷烈,醒來四處 尋找,在草叢中發現一株花,于是精心將它移到盆中,供奉于佛像前,起名叫“睡香”。及至春節,花香不減,來拜佛的人很多,十分驚奇,認為此花是佛祖所賜,是祥瑞之兆,因而取名“瑞香”。
虞美人
虞美人既是人名也是花名。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妾虞姬的美稱就是虞美人,此女不僅美貌,而且有膽識,隨 項羽征戰南北。后項羽遭劉邦圍困,四面楚歌,項羽知大勢已去,與虞姬飲酒話別,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 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耐若何!”虞姬十分理解項羽此刻的心情,和唱道:“大 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罷,自刎而死。傳說虞姬的鮮血灑落在泥土中,長出一株美麗的花,就是虞美人。其實,虞美人花原名麗春花,后人為了紀念這位虞姬,而將麗春花改名虞美人,并流傳至今。
榴花源
據《方輿勝覽》記載:唐朝永泰年間,有個以砍柴為生的青年叫藍超,一日在林間遇見一頭白鹿,一直追 到閩縣東山的榴花洞口,洞口極窄,進入深處,豁然開朗,有人家居住。藍超遇見一老翁,告訴說是躲避秦時 的災難來到此地定居的,并留他住下。藍超說要辭別家人再來,臨走老翁送他一枝石榴花。出來后,藍超好像 做了一場夢,再想去,已找不到入口處了。
8. 花卉的起源及其發展史
讓全世界了解“花的起源地在中國,距今1.45億年前的遼寧古果是被子植物的始祖”。們知道,開花的植物叫被子植物,是在1.5億年前由種子植物進化而來的。而被子植物在大自然的出現,給全世界的生物學家出了一道整整100年沒有解開的難題。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因為找不到被子植物類群的祖先,找不到被子植物在白堊紀突然大量出現的依據,對植物早期演化困惑不解,所以稱其為“討厭之謎”。
這是一個進化史上生物學記錄中不連續性的突出例子,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由中國科學家經過8年的艱辛探索,終于找到了解開這一謎團的重要線索。
9. 花卉的歷史起源
開花植物的起源曾讓查爾斯·達爾文感到困惑,他將開花植物從較近的地質時代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中描述為一個“討厭之謎”。隨著相對較新的化石記錄與使用基因組數據估算的開花植物起源時間之間的無法解釋的差異,這個謎團進一步加深。
現在,一個來自瑞士、瑞典、英國和中國的科學家團隊可能已經解開了這個謎團。根據發表在科學雜志《自然生態與進化》上的一項新研究,他們的結果顯示開花植物確實起源于侏羅紀或更早,也就是比其最古老的無可爭議的化石證據早了數百萬年。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缺乏更古老的化石,反而可能是化石化的概率低和早期開花植物稀有的產物。